國際空間站。
在這片太空開發的起源之地,一顆顆從地球發射而來,存儲著『納米絲』的膠囊,正漂浮在真空之中。
這些太空膠囊的尾部由簡陋的安全鎖扣著保險繩在國際空間站的一角飄蕩著,繩子可以防止這些組成太空電梯的繩索飄到宇宙深處。
「『飛刃』的產量不是問題了,問題是對太空的投送運力不足,中美俄已經把一切能扔進太空的傢伙事充當火箭丟上來了,但運力還是不夠。」汪淼穿戴著完備的太空衣,站在一顆『納米絲』膠囊旁邊,通過內置的電子傳音器說。
經歷了危機紀元以來的數年發展,現在的太空服已經脫離了原始的笨重,但即使如此,汪淼仍然能夠感受到頭盔里的悶熱。
因此,他對一旁裸露在太空里的同伴充滿嫉妒。
羅清想抽根煙,但是真空中打不著火,於是從衣服上撕下一點聚酯乙烯的大分子(指線頭),手搓了一個米粒大的輕核聚變火球,點燃了手裡的煙。
但問題是,真空下的香菸即使到了燃點也無法燃燒,只能透著暗紅的光芒,細若遊絲的向菸蒂蔓延。
羅清只好又從空間站里扯了一立方米的空氣,套在了自己的頭上。
香菸在一個標準大氣壓的立方米空氣空氣中開始明滅閃爍。
如此,羅清達成了抽菸的目的。
看著能把煙從真空中點燃的羅清,汪淼欲言又止。
這位面壁者是真能整活啊。
遠處的丁儀,發現了蹲在太空艙物資區摸魚的兩人,啟動了身後的微型推動器,對自己施加了一個10牛(N)左右的微弱推力。
要是在地球上,這10牛的推力平攤在人體的受力面積上和尋常的微風沒什麼區別,但在宇宙,這股微弱的推力就足以丁儀完成一個正加速度運動了。
相比之下,階梯計劃的飛行器,其數十公里直徑的薄膜所在光壓下的產生的推力也不過才10牛左右。
「太空里吸菸,你總是能搞出點超出我想像的東西。」丁儀飛過來,隨後熟練的給自己剎了個車,穩穩的停在了兩人面前:
相比於汪淼,丁儀已經很適應無重力的環境了。
羅清瞥了一眼丁儀,直接把周圍被桎梏的球型空氣給丁儀和汪淼那邊各自延伸了一點,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氣體球體,被羅清給搓成了一條十字長廊。
如此,他就不需要神念傳聲了,正常說話的聲音也可以通過空氣震動傳到這位大物理學家的耳朵里。
「丁儀博士來了,你看,汪教授還在苦惱著呢。」
「苦惱什麼?」丁儀問汪淼。
汪淼皺著眉頭如是說道:「按照現在的運力,想要把足夠建設太空電梯的『飛刃』送到太空上來,至少還需要三個月,這太慢了。」
羅清提議道:「我可以幫你們運,就是上下大氣層有點麻煩。」
丁儀否決了這位熱情的面壁者:「羅清教授,您還是少摻和人類在重大科研項目上的建設工作,時間長了,人類社會會對你形成依賴的,這對人類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也是。」羅清點了點頭。
丁儀轉頭對汪淼說:「我從一位太空軍朋友那裡獲知了一個消息,那就是俄羅斯計劃把『白楊』洲際核飛彈里的戰鬥部掏空,裡面塞滿『飛刃』材料,然後對著空間站的發射,拿洲際飛彈當一次性運輸船使用。」
汪淼吃驚道:「洲際飛彈能打進太空?」
「射程上是夠的,技術上也沒問題,調一下發射參數就可以。這些老毛子總喜歡搞點力大飛磚的東西,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美國都高度認可了俄羅斯提出的辦法,現在他們已經把幾十枚『洲際無核飛彈』對準我們了。」
汪淼:「……」
聽著讓人背後涼颼颼的。
汪淼想到了這個俄羅斯人提出的方法漏洞:「洲際飛彈打上近地軌道容易,但怎麼把這些洲際飛彈剎停?別告訴我洲際飛彈能在太空剎車。」
丁儀聞言朝羅清努了努嘴,
他的意思是,『咱不是還有一位無所不能的面壁者嗎?』
羅清看出了丁儀的意思,他反問:「丁儀博士,你不是剛剛還反對讓我過度干擾參與太空電梯的建設嗎?」
丁儀給了一個雙標的答案:
「讓你自己充當人形運貨船會助長人類的巨嬰情緒,但讓你幫忙攔截飛彈就不一樣了,這畢竟是人類自己想出的辦法,這值得偉大面壁者的幫助。」
行叭。
在羅清的視角里,先後幾十枚洲際無核飛彈,從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的各處發送到天空。
甚至還有一些洲際無核飛彈,從太平洋的深處、南極大陸、乃至高原山脈中發射。
這幫子大國挺會藏啊。
這些洲際無核飛彈,在濃稠的大氣層當中,拉出了一道道白色的氣泡雲,氣泡雲在空氣中久久不散,像是海洋帶出了一道有別於深色的水泡似的。
在這種奇妙的場景之下,羅清由衷的感覺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大氣層與海洋中的水是一樣的,都是生物延續的溫床。
而進入太空的第一步,才是一個文明真正開始成長的開始。
隨著一枚枚洲際無核飛彈被羅清攔下,國際空間站中關於『飛刃』材料的存貨也越來越多了,人類對於1號太空電梯的建造速度也被大大加快了。
忙碌了一整天的羅師傅找到了汪淼和丁儀,以及那位沒什麼存在感的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負責人。
「時間差不多了,我的電影要上映了,在電影公映結束,我和聯合國第一艦隊有一場約會,因此就不在空間站這裡多逗留了。」
那名俄羅斯負責人對這位面壁者恭敬的說道:「現在國際空間站停泊了三艘空天飛機,我這就給您提前準備一艘返航用。」
「不用不用。」羅清擺了擺手。
「太空運力吃緊,我就不占用公共資源了,我自己跳下去就行。」
俄羅斯負責人非常貼心的問道:「這會不會太扎眼了一些?畢竟我想現在公眾還無法接受您……」
「我已經做了足夠的鋪墊了,他們接受不了也沒辦法,該公開的即將公開,你不用多想。」
在空間站中,在數百名來自各國的太空軍成員的注視下,在物理專家們複雜的視線中,羅清朝著地球輕輕一躍。
由於地球的萬有引力在近地軌道的作用有限,羅清主動的飛向那蔚藍色的世界,在約莫飛行了數百公里之後,他終於感受到了那來名為萬有引力的拉扯。
羅清開始在太空自由墜體。
這並沒有什麼困難的,他依稀記得,之前新聞里也有一名喜歡玩極限挑戰的勇士,在紅牛的贊助下,完成了一次近地軌道向地球的跳躍。
只不過對方比自己多了一個降落傘包,且穿著防空氣摩擦用的太空服。
從羅清跳向地球大約半分鐘左右,國際空間站的人們就已經幾乎看不見他了。
丁儀和汪淼,這兩人還保持著告別時姿勢,遲遲沒有動作。
「走吧。」丁儀率先反應了過來,他對身旁的汪淼以及其他學者說:「去忙自己的工作吧,科學浩渺無垠,終有一天,我們會搞明白這些謎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