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舉封王
棲靈寺,恢弘莊嚴大殿內,氣氛凝重。
蕭皇后端坐主位,蕭影、獨孤勝、靈真大師等人分列兩側,人數高達百餘人,要麼是名人名宿,要麼是勢力之主,或者是眾民代表。
「諸位……」
蕭皇后端坐主位,風華絕代,宛若光線匯聚一身般耀眼,環視眾人緩緩開口:
「逆臣無道,謀權篡位。如今陛下已薨,江都大亂,血漫全城,千萬子民遭難,百萬難民流離。我等身為大隋子民,豈能坐視不理?我方勢力實力,諸位心中有數,絲毫不弱於叛軍。不管自保,還是忠義,只要我等團結一心,必能反撲平叛!諸位覺得呢?」
「什麼?陛下已薨?」
「該死!叛逆豈敢如此!!!」
「宇文氏、元氏等果然是狼子野心,罪當萬死!」
「阿彌陀佛!蒼生何辜!」
「叛亂突發,我等措手不及!如今我等匯聚,正當殺回去,覆滅叛軍,碎屍叛臣!」
……
一石激起千層浪!
蕭皇后所說是做為開場白,瞬間引得全場炸鍋,大半人臉色大變,不少人震驚起身。
最主要的一點,是隋帝楊廣駕崩了!
這點在場絕大多數人還真不知道,而蕭皇后親口所說,倒是沒人懷疑。
「……」
蕭皇后花顏一肅,舉手輕壓,狂暴氛圍頓時一滯,而後迅速平息,各自收拾情緒。
這就是威勢、聲名、氣場!
「諸位稍安!叛逆無道,必難功成。幸得蒼天護佑,我佛垂青,天賜蕭統領神法,相信諸位基本已經見識過,天賜神法足可助我等反撲平叛。因此,本宮在此特封蕭統領為靖王,秩萬石,封地江都,兼任翊軍大將軍,暫賜尚方寶劍,暫托大隋帝璽,以便特殊時期,便宜行事。諸位覺得呢?」
眾人情緒穩定,蕭皇后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再次說道,卻花顏肅穆,語氣鏗鏘帶著不容置疑。
「什麼?直接封為靖王?」
「這可是位極人臣的最高級一字王,非嫡系宗室不可封,合適嗎?」
「這……從禁軍副統領,一舉封王,還是最高級的一字王,於禮不合,難以服眾啊!」
「翊軍大將軍……以蕭統領之能,倒也可以!」
「此次江都之亂,蕭統領確實居功至偉!」
「是啊!若非蕭統領,我等也難來到此處,更匯聚不了這麼多人……」
「直接封地江都?這可是大隋仙都,能當封地嗎?」
……
眾人議論紛紛,驚嘆不已。
有一些質疑聲,倒是沒人直言反對,畢竟蕭影的功勞和能力擺在那,能參與此會的都知道,甚至見識過,抗拒之心倒是不強。
話說回來,死忠大隋的頑固不化之人,也不會逃到棲靈寺,並參與此會了!
「這……」
別說其他人,就是蕭影自己,也被蕭皇后此舉震得不輕。
入寺一路走來,蕭皇后是暗中精神傳音,叮囑吩咐了很多事,包括難民安排、軍隊整訓、佛門應對、江都局勢等等。但是,還真沒說會給予如此高封賜!
王爵就不多說了,最高級的就是一字王,而後是二字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等等。
但是,一字王基本封給帝子,通常僅次於皇帝,有些情況下能與皇帝平起平坐,別名皇帝候選者。
蕭皇后這麼做,是間接把蕭影當帝子,當成大隋繼承者了?這是蕭影和眾人心中的想法!
畢竟隋帝楊廣都駕崩了,在場又沒有帝子,十之八九全滅了,總要推個男人出來,除非蕭皇后想當女帝!
這麼想,眾人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至於官職,隋朝的官職體系極為複雜艱澀,蕭影了解不多。
隋朝並無天下兵馬大元帥這一職位,武將體系最高職位就是翊軍大將軍,是隋朝最高戰略指揮官,負責全國的軍事指揮和作戰決策等等,等若天下兵馬大元帥!
而後是,金吾大將軍,禁衛軍總指揮,負責隋帝個人安全和禁衛軍的組織管理,總掌驍果禁衛。
兵部尚書,兵部總負責人,負責軍隊的組織、編制和管理等等,宛若軍事大總管。
中軍大將軍,統領中yang軍隊,如今總掌大隋最精銳的驍果軍。
然後是行軍總管、區域都護、輔國將軍等等,大概如此,頗為複雜難懂!
「蕭統領之能,諸位很清楚,無需本宮多說,誰有異議?!直言無妨!」
議論不絕,蕭皇后氣壓全場,三千青絲和華麗宮裳無風自動,美眸凌厲環視眾人,語氣不急不緩問道。
「真無妨嗎?」
不少心想抗議的人,暗自嘀咕,終究沒敢直言痛斥!
靜!
寂靜!
氛圍一時凝住,便是靈真大師等眾僧也沒宣佛號,還有些憂慮,怕蕭影貪戀權勢,不入佛門了!
「娘娘聖明!蕭少神法天賜,天縱奇才,更是力挽狂瀾,功績彪炳,有目共睹,封王拜將,老夫及諸位,絕對支持且認可……」
一陣隱晦傳音交流,最終由獨孤閥主獨孤勝起身,躬身施禮朝蕭皇后及在場眾人,連聲說道。
頓了下,語氣一轉接道:
「不過,老夫提議暫封二字王,若能力挽狂瀾,平叛扶隋,再行封賞,免得惹人非議,反而不美,娘娘明鑑!」
「諸位覺得呢?」
蕭皇后表面向來強勢,卻非無腦,微微頷首,看向眾人問道。
「老夫附議!」
「可!」
「在下支持!」
……
稍退半步,加上局勢特殊,蕭皇后強勢威嚴,有人率先表示認可支持,越來越多人紛紛表態。
「……」
蕭影則有些無語,不知該興奮,還是嘆息、遺憾,反而有些茫然,心中複雜萬分。
憑心而論,隨著局勢發展,勢力實力飆升,蕭影確實有些野心,還越來越大了。
但是,蕭影還真沒想太多,更沒想過要一舉封王,還是最高一字王,甚至連翊軍大將軍也沒想過,很清楚自己需要時間。
蕭影對隋朝沒什麼忠誠,也沒什麼惡感,心態有別於封建時代之人,對爵位沒什麼具體概念和體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