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隋朝的棋局> 第601章 改弦易轍

第601章 改弦易轍

2025-04-22 12:17:41 作者: 高月
  第601章 改弦易轍

  楊玄感軍隊奪取虎牢關後,大軍一路向西進發,正好遇到前來支援虎牢關的河南道觀察使裴弘策,裴弘策率領兩萬軍隊和楊玄感迎頭相遇,雙方在隨即爆發激戰,楊玄感勇猛無比,很快便將裴弘策殺得大敗,投降者不計其數,裴弘策只帶著數百人逃回洛陽。

  楊玄感大軍士氣如虹,兩天後殺到洛陽,但他們沒有攻城武器,便造了幾百架簡易攻城梯,企圖一舉攻下洛陽城,但遭受了陰世師率領的洛陽守軍的強烈反擊。

  陰世師是蕭夏的老部下,和樊子蓋一樣,當年也是因為在河西接駕成功,給天子楊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人都得到了重用,陰世師先是出任河西道總管,去年調到洛陽出任刑部尚書,天子楊廣率軍北伐高句麗後,又再次任命陰世師為洛陽留守,輔佐越王楊侗防守京城。

  洛陽原本有五萬軍隊,裴弘策戰敗損失了兩萬大軍,陰世師手中只剩下三萬軍隊,他立刻在城中招募兵勇,得到了三萬民夫軍,也顧不上訓練,直接將他們投入了城防。

  萬幸的是,楊玄感沒有強大的攻城武器,他們就只能拆毀民房,用橫樑造簡易攻城梯,士兵剛剛攻上來,便被守軍用鐵叉將梯子掀翻出去。

  攻打了七八天,始終攻不下洛陽,城內也由最初的慌亂漸漸恢復了平靜,下午時分,元孝矩找到了獨孤陀。

  元孝矩十分不滿道:「這個楊玄感怎麼回事,怎麼一直盯著洛陽?」

  獨孤陀苦笑一聲道:「這個楊玄感還是不夠聰明,腦袋裡是一根筋,喜歡認死理,李密已經再三勸他西進,他就是不聽,一心想拿下洛陽。」

  元孝矩又道:「是不是我們需要派人直接給他說清楚?」

  獨孤陀搖搖頭,「最好還是通過李密,不要直接和楊玄感接觸,這樣吧!兄長派一個子弟去找李密,幫李密謀劃一下,勸說楊玄感儘快啟程去關中。」

  一直是獨孤家族和李密聯繫,形勢有些偏離他們的計劃,獨孤陀不得不讓步,讓元家也參與進來。

  元孝矩點點頭又提醒道:「長安那邊的風雨很快要來了,我們也該儘快啟程了!」

  獨孤陀笑道:「在天子回來之前啟程,時間來得及!」

  元孝矩回到府中,立刻將侄子元務本找來,交給他一封信,又叮囑他幾句。

  元務本連連點頭,當天晚上,元務本秘密下城,在義軍大營中找到了李密。

  李密請元務本坐下,他看了元孝矩寫的信,苦笑一聲對元務本道:「楊玄感這個人剛愎自用,喜歡認死理,我已經再三勸他按照原計劃前往長安,以關中為根基,他就是不聽,總說我考慮問題太囉嗦,總是把簡單的事情弄得複雜化,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想攻占洛陽,好像攻占了洛陽,隋朝就會垮台一樣,拿他沒辦法。」

  元務本點點頭道:「楊玄感不聽人勸,就要找讓他聽勸的人,我家主讓先生去找李子雄試試看,他是前戶部尚書,和楊素關係極好,楊玄感應該會聽他的勸。」

  李子雄的府宅在城外,大軍殺來,他躲避不及,便成了楊玄感的俘虜,楊玄感雖然待他不錯,但李子雄始終一言不發。

  「我怎麼勸李子雄呢?」

  「你告訴他,他老母親和妻兒在城內一切安好,只要他肯說服楊玄感離開洛陽,越王不會追究他的罪責。」

  李密點點頭,「我試試看吧!」

  

  李子雄果然答應了李密的勸說,他托話給楊玄感,想和他談談,楊玄感大喜,連忙把他請到自己大營。

  李子雄喝了口茶,緩緩道:「我有幾句肺腑之言,不知明公可願聽?」

  楊玄感連忙抱拳道:「請老尚書明言!」

  李子雄緩緩道:「如果明公想做大事,首先要有根基,通俗點說,就是要走自己的地盤,就像晉王經略江南一樣,整個江南都成了他的地盤,朝廷也拿他無可奈何,明公一直盯著洛陽不放,就算攻下洛陽又能怎麼樣?洛陽能成為明公的根基?洛陽城內的權貴士族會擁戴明公嗎?一旦天子率大軍殺回來,天子軍隊大部分是洛陽子弟,洛陽民眾會幫助明公拼死抵抗自己的子弟軍隊?」

  李子雄的一連串反問重重敲打在楊玄感心中,楊玄感終於醒悟,他連忙問道:「懇請老尚書指點,何為根基之地?」

  李子雄笑道:「河北、中原雖然人口眾多,土地富庶,但那裡是四戰之地,無法立住根基,隴右、河西雖然安全,但地處偏僻,人口太少,養不了軍隊,在我看來,天下有六大根基之地,上等為三處,一是關中,其次江南,三為巴蜀,次等也是三處,一曰河東,次曰荊襄,再次幽州,目前距離明公最近之處便是關中,明公為何不去關中,據三輔之地,養精蓄銳,以成大業?」

  楊玄感聽得如夢如痴,半晌起身道:「前輩金玉之言,玄感如醍醐灌頂,他日有成,必重謝前輩!」

  李子雄捋須又道:「如果明公決定去長安,我建議明公走武關道,崤函道很難,潼關更難攻打!」

  「我明白了,前輩可願跟我去長安?「

  李子雄搖搖頭,「我老母親和妻兒都在洛陽城內,我只能祝明公一路順風!」

  楊玄感也不勉強李子雄,派人把他送出軍營。

  楊玄感隨即把李密找來,對他道:「既然攻不下洛陽,我也不想久留,我們立刻去關中!」

  李密大喜,「此乃上上之策也!」

  楊玄感望著洛陽巍峨的城牆,只得長嘆一聲,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收拾行裝,準備向武關進軍!」

  楊玄感也打算走武關道,就在這時,他的兄弟楊民行趕來了。

  大帳內,楊民行對楊玄感道:「家族已招募五百精壯武士,願意協助兄長奪取函谷關,兄長大軍到函谷關,我們里應外和奪取函谷關,再派奇兵偷襲潼關,潼關唾手可得,兄長為何要舍近走遠去武關?」

  楊行民的話勸服了楊玄感,他又改變了主意,不再去武關,大軍改走崤函道。

  次日一早,十幾萬大軍改道向長安進發,潼關主將是名將陳棱,他同時也負責函谷關的防禦,陳棱手中有一萬軍隊,他早就知道楊玄感造反攻打洛陽的消息,便知道楊玄感一旦攻不下洛陽,肯定會率大軍來關中。

  陳棱得知楊玄感動身的消息,立刻下令全軍嚴陣以待。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