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穿在1977> 第759章 實地考察

第759章 實地考察

2025-04-19 10:32:28 作者: 狸貓換銀子
  第759章 實地考察

  7月3日,星期二,農曆六月初十。

  一架英國產三叉戟客機衝破雲層,平穩降落在白雲機場跑道上。

  擺渡車拉著舷梯對準機艙門停好,空乘人員這才將艙門拉開,帶著行李的乘客魚貫而出。

  片刻後,陳凡背著自製的羊皮背包,兩手插兜,隨在人群後面走下舷梯。

  周亞麗緊隨其後,再後面跟著姜甜甜和姜麗麗。

  四人下到地面,姜麗麗左右看了看,眼裡頗有幾分驚訝,「我還以為廣州的夏天會特別熱呢,原來也沒那麼熱。」

  姜甜甜輕輕點頭,「感覺和三、四月份過來的時候差不多。」

  陳凡笑了笑,說道,「比那時候還是要熱一些的,不過說真的,廣東的夏天雖然溫度高,可也就那樣,熱感還不如江南一帶。」

  周亞麗也故作了解地點點頭,「嗯,也沒香港熱。」

  陳凡嘴角微抽,這個根本不好比吧。香港現在已經有了城市熱島效應,而廣州雖然目前已經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可高樓大廈也不多,市區主要集中在越秀一帶,哪怕同樣的天氣,溫度也會比香港低個兩三度,更別說空氣流通,體感溫度更低一些。

  不過只是現在,等到半個世紀後,市區和郊區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周亞麗看著往出站口走去的人群,說道,「我們還是先出站吧。之前也忘了問,他們在哪裡接我們。」

  陳凡左右看了看,忽然指著不遠處一輛紅旗轎車,說道,「那個是不是?」

  周亞麗立刻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位穿著白襯衫、綠軍褲、皮涼鞋,這麼熱的天還戴個帽子的男人高高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幾個字。

  定睛一看,原來是「接周亞麗女士」。

  她嗖地一下蹦了起來,拉著陳凡的手臂就往那邊走,哈哈笑道,「都接到停機坪上來了,可以嘛。」

  陳凡對著姜麗麗和姜甜甜示意了一下,被她拉著往前走,不禁撇著嘴說道,「人家都這麼熱情,你還非要拉我過來實地考察。根本就沒必要嘛。」

  這兩個月里,周亞麗除了正常的通信公司的工作之外,就是找陳凡討論在內地辦廠的事。

  準確的說,是有沒有必要,以及如果確定投資辦廠,要怎麼做這個問題。

  5月份的時候,周正東和廣東方面達成一項協議和一個初步意向。

  協議是提前安排程控交換機進場,但資金支付按原計劃執行,交換的條件是,在未來三年的廣交會中,給予周正東公司一定的照顧。

  

  相比提前半年一年收回小部分資金,周正東對這個條件幾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本來周家旗下的公司就是以貿易起家,尤其是國內的物產更是當年起家的根本,只不過在50年代以後,再想獲得國內某些特產,就變得相對比較困難。

  如果能夠通過廣交會,重新搭建起當年的貨物框架,對於周家自然有數不清的好處。

  別以為現在國內的產品在國際上不占優勢,那得看是什麼東西。

  對於部分輕工業產品,在國外向來以「質優價廉」而暢銷,所以哪怕在某些年裡,定下非常苛刻的參會條件,也依然有成千上萬的貿易商人報名參加交易會。

  除此之外,傳統的「南貨北貨」在海外華人界也是有口皆碑,向來都是供不應求的佳品。

  也就是國內的同志經濟意識不足,才會給出這樣的條件。

  否則的話,別說只是提前半年安裝,就是讓周正東白送一台設備,也不是不能考慮。

  基於這一點,本著友好交流的原則,周正東也與省里達成初步意向,欣然接受省領導的邀請,計劃在合適的時候投資辦廠,地點自然是國內第一個工業區,深圳蛇口。

  周亞麗雖然人在上海,但每隔幾天都會與父親進行電話溝通,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後,非要陳凡陪她去蛇口實地考察。

  陳凡有點懷疑這個是不是周正東的主意,畢竟他人就在廣州,過去看一看也不費什麼功夫,為什麼還非要他過去一趟呢?

  本來他還想和周亞麗好好聊聊,告訴她這個工業區沒有實地考察的必要,現在的蛇口就是一塊荒地,除了招商局正在那裡建碼頭,別的什麼都沒有。


  就算要投資,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能落實。

  可是周亞麗振振有詞,說什麼這是他們兩人公司的第一個實體工廠,不能馬虎了事,要有儀式感,實地考察、優惠待遇談判都不能少。

  陳凡懷疑她就是想拉自己出去玩,可是沒有證據。

  最後被纏得沒辦法,只能答應她,等姜麗麗和姜甜甜放暑假,就陪她過來考察。

  這不,前天學校放假,昨天準備了一天,今天就飛來了廣州。

  還好省里安排了一輛車和一個司機作為陪同,要不然在這個年代跑來跑去考察,他能原地發瘋。

  朝著接機的司機走去,周亞麗心情忽地一下又掉落下來,癟著嘴說道,「老弟,為什麼一定要他們的人陪著呢,你就不擔心他們只帶我們看好的,那樣看得也不全面?」

  陳凡撇撇嘴,說道,「你這話說的,我都跟你說了,你爸也說過吧,那地方就是塊荒地,你還擔心他們只帶我們看好的,關鍵是那地方現在有好的嗎?」

  周亞麗嘴角微抽,不說話了。

  她在電話里也跟老爸聊過,當然也提到了之前陳凡說的那些問題。

  可關鍵是什麼呢,既然老弟對內地發展這麼有信心,而這些工廠也是因為老弟的原因才有機會開辦,那又何必先在什麼韓國、台彎、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地方辦廠?

  然後等幾年之後又遷到內地來?

  完全沒必要啊。

  大不了前兩年艱苦一點。

  可苦的也只是工人,關他們什麼事?

  再說了,她和姜麗麗、姜甜甜聊天的時候也聽說過,自己拉著老弟逛街的時候,也親眼看見過。

  現在上海幾乎滿大街都是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可見內地出現大規模的勞動力富餘,這種情況下,只要和內地方面協商好,根本不用像在其他地方一樣,還需要自己去辛辛苦苦的招工人。

  他們直接一紙公文,便能將成百上千的工人送過來。

  萬事齊備只欠東風,那還有什麼好考慮的?

  而現在,她拉著陳凡過來,就是要補齊最後一道東風。

  陳凡可不知道這個「天真爛漫」的表姐想法那麼多,他還在繼續說著,「你別以為內地哪裡治安都很好,那是你沒碰上事兒。深圳那邊可不簡單,那地方靠近香港,從五幾年到現在,有近百萬人從那個地方去了香港,你還認為那裡平安無事麼?」

  哪怕周亞麗再沒見過世面,也能猜到百萬人過關是個什麼場景。

  更別說她從小在美國長大,絕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白蓮花,貧民窟、難民這樣的話題從小聽到大,親眼見過的也不少。

  此時聽到陳凡的話,總算明白他的意圖,若有所思地說道,「那麼這個人,是保證我們安全的?」

  陳凡看了看已經跟自己對上眼,放下手裡紙牌的司機,輕輕拍拍她的後背,也沒說話,徑直迎了上去,伸出右手說道,「同志你好,我是陳凡,這位就是美國來的周亞麗女士。」

  司機同志立刻伸手握住,鬆開後咧嘴笑道,「陳作家您好,久仰大名。我叫廖廣志,你叫我阿志就行,奉命過來接你們,從現在起,將由我為幾位服務。你們要去什麼地方,辦什麼事,還有聯繫什麼人,直接跟我說就行了,我來安排一切行程。」

  陳凡笑著點點頭,「辛苦了,阿志。」

  寒暄過後,阿志拉開后座車門,請三位女士上車。

  陳凡則自己繞到副駕駛位上坐好,等阿志上車後,汽車緩緩往機場外面駛去。

  阿志扶著方向盤,將車上的冷氣打開,一股涼氣立刻將車廂里的悶熱吹散,他看了看陳凡,問道,「陳作家,你們是先在廣州休息兩天,還是先去寶安呢?」

  現在的深圳,還是寶安縣下面的一個鎮,而蛇口則是遠離鎮上的一個村子。所以這裡人習慣叫寶安縣,而不是後世熟知的深圳。

  陳凡不假思索地說道,「先去深圳吧,辦完正事再說。」

  阿志比了一個大拇指,笑道,「剛落地就要工作,辦事你們是認真的。」

  陳凡笑著打了個哈哈,隨口聊道,「我聽你普通話說的還行,是廣東本地人嗎?」

  阿志哈哈笑道,「算是吧,我家就廣州的,不過在北方當了幾年汽車兵,身邊的戰友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普通話說的還行。


  復員後進了省辦工作,負責給領導開車,上上下下各方面的人認識的比較多,所以這次領導才將接待你們的任務交給我,有我帶路,保證在廣東這塊地面上,暢通無阻。」

  頓了一下,他忽然想起什麼,「對了,我差點忘了問你們,吃過午飯沒有?」

  陳凡點點頭說道,「飛機上吃過了,你吃了嗎?」

  阿志笑道,「出發前就吃過了。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直接去深圳?」

  陳凡,「行啊。」

  他們兩個在前面聊天,周亞麗三人則在後排看外面的風景。

  雖說姜麗麗和姜甜甜上次來過,可一直都在醫院陪陳凡,從來沒有出去逛過街,此時看起來,頗覺得有幾分新奇。

  這裡是跟雲湖和上海不一樣的景色。

  相同的是街邊都是老舊的房子,大街上都是穿著灰白黑綠幾色衣服的人們,不同的是這裡的經濟活動好像更活躍一些。

  從飛機場出來,穿過兩條大街,便能看見街邊有拉著板車的小販,還有街頭表演的藝人。

  這種大街之上正大光明的經濟活動,讓兩姐妹看得轉不過眼睛。

  不過汽車飛馳,轉眼間就不見了蹤影。

  然後前方又有新的攤位出現。

  (79年廣州的路邊攤)

  (街邊賣藝的小盆友)

  陳凡倒是對街邊的這些視若無睹。

  要說國內最先開放的地方,絕對非廣東莫屬,尤其是在廣州,由於有每年兩次廣交會的存在,這裡是改開前跟國際聯繫最緊密的地方,連京城和上海都要往後排。

  雖說當時對歪果仁和群眾的接觸有非常嚴格的管控,可嚴密的牆也有透風的時候。

  比如賓館裡的涉外工作人員找外賓換外匯,幫他們採購外面的非涉外商品等等。

  同時也有不少自由行的香港背包客,和來內地旅遊的外國遊客,都以廣州作為第一站和最後一站。

  這種自由行旅客幾乎不可能隔絕他們與群眾的接觸。

  所以私底下買賣的事情時有發生。

  等到去年會議結束之後,很多商販就直接浮上水面,與家裡只有兩三台縫紉機、一兩台簡易設備的作坊緊密合作,做起了歪果仁的生意。

  坦白說,雖然第一張個體工商執照是在溫州產生的,但第一個個體戶,……好吧,這個確實不知道是在哪裡做起來的。

  反正比那個要早得多。

  車子一路前行,往東行駛,半個多小時後,才晃晃悠悠出了廣州城區。

  看著窗外大片的農田,陳凡忽然問道,「這裡是天河吧?」

  阿志立刻點頭,笑道,「對,是天河。」

  頓了一下,他又笑道,「陳作家,你對廣州挺熟悉的啊,外地知道天河的人可不多。以前這裡是屬於番禺縣管轄,73年的時候,這裡被劃到廣州,屬於郊區,你看看外面,全都是農田,街道沒幾個,商店也不多,平時也沒什麼人過來。」

  陳凡忍不住咧嘴直笑。

  誰能相信,這破地方在幾十年後,竟然會成為廣州的CBD,全市房價最高的地方。

  嗯,回頭一定要在這裡弄塊地,吃一口時代發展的大紅利。

  過了吉山村,再往前開半個多小時,便到了新塘鎮,然後穿過增城縣,過一座小橋,便到了東莞。

  沿著始建於1958年的107國道繼續向前,在某個地方往南拐,陳凡也不知道車子開到了哪裡。

  直到天色漸晚,車子開了將近六個小時之後,阿志才提起精神、指著前面一片建築說道,「那裡就是寶安縣城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