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謹言挑眉一笑,回親了一下:「你沒見過我爸年輕的時候,那才真是沒有女人能逃得過他的顏值。也只有我媽那麼漂亮的女人才配得上。」
那個小堇原名劉大壯,進城打螺絲的時候,認識了一幫好吃懶做的朋友,被人叫去KTV上班。
然後用攢的錢去棒子國整容,然後開始行騙。
開始只是哄著女富婆給錢買東西,後來覺得那樣都太慢了,便糾結了一幫人,專門騙涉世不深家庭條件還不錯的單身女性。
這一次,他也算是罪有應得。
因為財物價值超過五十萬元,數額特別巨大而且是團伙詐騙,劉大壯屬於主謀,所以法官從重量刑處二十年,沒收財產罰款二十萬。
對於劉大壯來說,除了吃下去了用掉了的錢,剩下的全部上交,一切歸零。
他在法庭上當眾痛哭,後悔不已,如果接著打螺絲,也不至於到今天這種地步。
他進了監獄後,沒有幾天就在浴室滑到,傷了子孫根,壓根止不住血,最後只能切了那玩意兒保命。
奇怪的是,他的同夥們都以各種方式「不幸」地傷到了那個位置,都成了「太監」。
-----
今年初,李文軍提出要搞量子電池,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機,還從國外名牌大學請了一個量子力學物理學姓程的博士回來。
就算是李謹言也只是聽說過這玩意,壓根沒見過。
今天高層開會,李文軍讓程博士跟大家介紹量子糾纏理論。
大家都帶了筆記本和筆來整整齊齊坐滿了一個小教室。
量子糾纏理論是量子力學中最反直覺的現象之一。
其核心思想是:兩個或多個粒子在相互作用後,即使相隔遙遠,仍會保持一種 「非局域」 的關聯狀態,而且這種關聯不受光速限制。對其中一個糾纏粒子的測量會瞬間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
這種現象被愛因斯坦稱為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打個比喻,在中國給一對糾纏粒子中的一個增加能量,那位於漂亮國的另一個也會同時增加能量。
這一理論至少可以運用以下幾個領域。
通訊是利用糾纏光子的不可克隆性和測量坍縮特性,將量子態從一個粒子轉移到另一個粒子,無需實際傳輸物質,也就是量子隱形傳態實現絕對安全的加密通信。
利用量子比特的糾纏進行量子計算。
利用糾纏增強的干涉儀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提升引力波探測、原子鐘等設備的精度。
還有剛才舉的那個例,就可以用於量子電池。
量子電池現在也是最有可能實現運用的。
量子糾纏使多個量子比特協同充電從而實現超遠距離無接觸充電。而且量子電池以量子比特為儲能單元,利用其量子態的疊加特性,可以使得每個量子比特可同時處於多個能量狀態的疊加態,也就是一個量子同時處於「充滿和未充滿」 的狀態,從而突破傳統電池單能級存儲的限制。
而且量子電池的能量密度與量子比特數量呈指數級增長,遠超傳統電池的線性增長,速度與比特數平方成正比,理論上可實現瞬間充電放電和指數級能量密度提升。
量子系統的相干性允許能量在粒子間無損耗地傳遞,類似於雷射的定向傳輸。這一特性使量子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接近理論極限,而傳統電池因電阻和化學反應損耗效率通常低於90%。
通過控制量子態的相干性,可減少環境噪聲(如溫度波動)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量子隧穿效應允許能量粒子直接穿越經典物理中的 「能量壁壘」,無需克服激活能。這使得量子電池在放電時更高效,尤其適用於需要快速響應的設備。
高效性和極端環境適應使其具有無以倫比的潛力。
程博士說到這裡,整個會場頓時沸騰了。
就不說量子通訊,量子計算機那些高端應用,光說量子電池,就已經解決了「文軍實業」電池存在的所有短板。
可以為電動車,無人飛行器,潛水器實現分鐘級快速充電,提升續航能力。
可以為機器人,人體內安裝的心臟起搏器、腦機接口為提供永久能源。
還能支持星際探測器長期運行,擺脫太陽能依賴。
也能在物聯網中為低功耗傳感器網絡的永久供電。
前面大家都聽得雲裡霧裡,不過後面幾句所有人都聽懂了。
陶光明和楊守拙更是興奮得臉都紅了。
陶光明問:「那還遲疑什麼,動手干啊。」
楊守拙:「別說量子電池,這四個功能中任何一個,我們都用得上。我都能申請到國家重點項目研發資金。」
程博士乾咳了一聲:「自從這個理論誕生後,就存在諸多質疑。因為現在這還只是個理論,沒有人能實驗證實。比如量子電池,核心在於利用量子疊加、糾纏、相干性和隧穿效應突破傳統儲能限制。其技術實現路徑主要圍繞量子系統的選擇、能量存儲機制的設計以及環境干擾的控制這三個方向展開。但是我們現在一個方向都沒有進展。」
全場沉默了。
陶光明和楊守拙好不容易才忍住沒掀桌子。
楊守拙攥緊拳頭:「都還只是個猜想,你說個毛啊。」
陶光明:「你在逗我們玩嗎!?把我們說得熱血沸騰,然後說做不到?!!我特麼佛性好多年,但是今天真的想嘎了你。」
李文軍乾咳一聲:「不要那麼激動嘛。就是因為還沒有人能做到,我們才有發展的空間啊。你們想想以霓虹和漂亮國的尿性,如果他們已經做出來了,肯定要從各個方向卡我們脖子。」
霓虹一向是點亮哪棵科技樹就把上下游的專利全部申請完。
不管以後你花了多大力氣做出來,都要給它交專利費。
只要這個技術不被淘汰,霓虹的公司就能一直吸全世界公司的血。
這也是當初他們支持中國加入wto的原因之一。
不然中國不停刷新技術,他們卻沒辦法收專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