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第604章 雙重身份

第604章 雙重身份

2025-04-19 04:56:31 作者: 肉都督
  剛才那個記者完全沒有必要那麼急,雖然沒有提前安排採訪環節,但周彥還是在記者採訪區逗遛了一會兒。

  他不但自己留下來,還把作協的交流團也都留了下來。

  團長鐵凝本來想著,這些粉絲都是來接周彥他們的,記者們也都是衝著周彥來的,他們作協交流團就從旁邊過去好了。

  沒想到,周彥直接把他們給拉了下來。

  可能是因為剛才那個男記者被拉走的畫面給現場其他記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周彥帶著鐵凝他們出現在記者採訪區的時候,現場的記者都很克制,沒有混亂地提問。

  誰也不想因為擾亂秩序,再被現場的安保人員給「請走」。

  他們可是都看到了,周圍那些安保人員都在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

  一時間,記者們還謙讓了起來,最後是亞視的記者先提問。

  「周導你好,歡迎來到香江,我是亞視的記者林詩怡,你們是回歸後第一批來香江的代表團,請問再次來到香江你有什麼樣的感想?」

  周彥笑了笑,「新年新氣象,一年自然是比一年好。這次來香江的,不僅僅只有鋼琴少年樂團,還有作協派出的文化交流團,我這次來香江是雙重身份,不僅僅在鋼琴少年樂團,也有幸加入了作協的交流團。站在我旁邊這幾位都是文化交流團的成員,這位是作協副主席鐵凝,她也是這次交流團的團長。」

  聽到周彥主動介紹,記者們自然很給面子,紛紛跟鐵凝他們打招呼。

  鐵凝他們看著現場幾十個記者,都忍不住暗暗咋舌,來之前,他們何曾想過能夠面對這樣的陣仗。

  作協的交流團出來,都是官方性質的活動,雖然有些記者跟隨,但也大部分都是官方的,數量很少,熱情自然也不會太高,都是公事公辦。

  而現在他們眼前的陣仗,就像是大明星出行一樣,一般的明星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陣容。

  周彥這情況,真是前無古人。

  即便是在八十年代作家們最受關注的時候,中國的作家也沒有這樣的熱度。

  有些人或許會說,周彥算哪門子作家,他明明是影視圈的。

  但這個說法鐵凝並不認同,她認為,周彥絕對是作家,不然他們這次交流會也不可能把周彥喊上,甚至還想讓周彥當團長。

  雖然作協是看中了周彥的知名度,但前提是周彥確實是個作家,而且是個成績不差的作家。

  誠然,各種圈子裡面總有一些被冠以才子、才女的人,這些人也可能是出過一些作品,或是幾首小詩,或是幾篇文章,甚至還有寫過長篇小說的。

  就比如另一位當下十分出名的導演陳凱歌,他就是個文藝青年,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發表過詩歌,也發表過小說,但是因為作品水平一般,產量也不夠,所以知道的人很少。

  作品沒有產量沒有質量,自然不可能被認為是文學圈的。

  但是周彥可不一樣,周彥在文學方面起步很高,他的處女作《被雨淋濕的河》就在《花城》這種級別的雜誌發行,之後又接連在《燕京文學》上發表作品。

  而且周彥早起的幾篇小說,無一例外都很受關注。

  當時周彥還不算有名氣的時候,他的小說《清水裡的刀子》就被長安製片廠的導演黃健新改編成了電影,中國像周彥起步這樣高的作家,鐵凝印象中還沒有。

  

  這次交流團裡面的作家,好幾位的起步都挺順利。

  比如莫言,發表小說四五年的時間,就憑藉一篇《透明的紅蘿蔔》蜚聲文壇,緊接著又出了中篇小說《紅高粱》,直接引起文壇的轟動。

  很多人都覺得莫言小學畢業,工作多年,從事文學創作比較遲,但是人家發表《紅高粱》的時候也才三十一歲。

  另一位余樺,初中畢業,二十三歲發表第一篇小說之後,同年就拿到了「燕京文學獎」。

  還有劉振雲,從軍隊復原參加高考,然後以省文科狀元的身份進入燕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沒幾年開始在《人民文學》上發表小說,其中就有那部讓他名動文壇的《一地雞毛》。

  這幾個人的起步,都具備一些傳奇色彩,但是跟周彥相比,又都差了點意思。

  周彥寫出《樹洞》的時候,好像也才二十二三歲。

  從過往的作品來看,周彥跟余樺他們一樣,都是當今文壇的中堅力量。


  只不過因為周彥其他身份太耀眼,才導致人們常常會忽略他在文壇的成績。

  非要說國內有哪一個作家跟周彥有點類似的,那恐怕就是王碩了。

  王碩二十來歲就佳作頻出,八十年代末開始參與影視創作,1990年參與製作的電視劇《渴望》轟動全國,直接創造了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上收視率的最高記錄。

  後來,他參與製作或者是根據他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有很多都獲得不俗的成績,比如《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陽光燦爛的日子》。

  其中《陽光燦爛的日子》直接拿到五千萬票房,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軍。

  文學上,王碩獨樹一幟,是文壇不可忽略的一個作家,他對文學的貢獻有文學上的,也有文學外的。

  而在影視方面,過去幾年,他的成績也非一般人可比。

  只不過要跟周彥比,王碩在影視方面的成績還是不太夠看。

  一方面,周彥的電影,導演、編劇、配樂甚至演員都是他自己,另一方面,周彥的票房也要高不少,而且影響力不僅僅在國內,還輻射到了國外。

  ……

  周彥並沒有在記者採訪區逗留太久,大概跟記者們聊了三分多鐘,就帶著眾人離開了。

  雖然只有三分多鐘,但是記者們也都很滿意,這個時間,他們想要問的關鍵問題都已經問的差不多了。

  因為最近香江剛回歸,《時間戀旅人》票房又奪冠,所以記者們的問題也都集中在這兩塊。

  只不過關於香江回歸的問題,記者們也不會深問,基本上都是從側面去問,比如問問周彥後面是否會跟在香江的朋友有很多的聯繫,合作是不是會更多一些。

  至於跟《時間戀旅人》有關的問題,也都集中在海外,要麼問電影在霓虹最近的情況,要麼就是問周彥對電影在北美上映有沒有什麼展望。

  霓虹那邊的情況,周彥不說,他們其實也很快就能知道,兩邊的信息差距並不明顯。

  至於北美那邊的情況,周彥只說希望能夠超過《第六感》當時的成績,其他就沒說了。

  也有記者直接把《紅番區》拿出來跟《時間戀旅人》做對比,問周彥相不相信後者能夠超過前者在北美創下的票房記錄。

  這樣的問題周彥肯定不可能正面回答,他只說希望話語電影越來越好。

  ……

  到了酒店之後,周彥剛剛收拾好衣服,房間的門被敲開了。

  周彥跑去開門,卻見余樺推著史鐵笙站在門口。

  「出去逛逛?」余樺笑道。

  周彥在走廊里看了看,沒看到其他人,「就我們三個?」

  「還有莫言、劉振雲還有遲子建,他們幾個已經到樓下等我們了。」史鐵笙說道。

  「你們要去哪兒?」周彥問。

  「不都說香江是購物的天堂麼?我們準備去逛逛商場。」余樺笑道。

  周彥笑了笑,「你帶了多少錢,就去購物?」

  「一千五……呃,還剩一千二百五。」

  不用他解釋,周彥知道,還有二百五在飛機上輸掉了。

  「一千二百五,省著點花吧。」

  作協交流團這次要在香江待接近兩個禮拜,這一千二百五如果不省著點花,根本堅持不到回燕京。

  至於去購物,也不是不行,去大商場買大品牌的東西肯定不行,但是逛逛地毯還是沒問題的。

  其實余樺帶的錢,在交流團裡面已經算是多的了,因為他在交流團裡面本來就算是有錢人。

  這次交流團裡面的作家,名氣都不小,但是大家的資產卻差距很大。

  周彥就不用說了,全國的作家都沒有比他富有的。

  余樺的作品銷量高,改編多,最關鍵是當時跟周彥還有史鐵笙一起弄到霓虹出版的那個合集銷量非常高,給他帶來了不菲的版稅。

  還有《許三觀賣血記》,已經在高麗出版,版稅也不少。

  其他作家,版稅很少,而現在的稿酬也不怎麼值錢了,所以收入較低。

  這次出來,作協包吃包住包交通,他們身上也就帶個幾百塊錢。

  大幾百塊錢也不算少了,畢竟也是他們在單位一兩個月的工資。


  史鐵笙笑道,「他也知道自己的錢在香江不經花,就是想去感受一下。」

  「購物就算了,香江我比較熟,我帶你們逛逛。」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余樺眯眼笑道。

  周彥撇了撇嘴,余樺這傢伙蔫壞。

  「等著,我打扮一下。」

  ……

  十分鐘之後,戴著鴨舌帽跟口罩的周彥,跟余樺他們一起走出了酒店。

  周彥沒有帶他們去商場,而是先去了海濱。

  他們下榻的酒店距離海濱不遠,從酒店大門出來,步行大概七八分鐘就到尖沙咀二號梯台。

  香江七月份的溫度不是很高,但是因為濕度比較高,所以三十度左右就給人感覺非常悶熱,隨便動一動就感覺渾身濕噠噠的。

  不過今天天氣不錯,感覺也就二十來度,海風吹著一點都感覺不到悶熱。

  這樣的天氣,正適合沿著岸邊散步,又或者在岸邊找個地方,坐著休息休息也不錯。

  余樺他們雖然嘴上說是要去購物,但是被帶到岸邊吹著海風,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他們這些人,平時很少能夠見到海港,燕京那邊現在這個時節天氣不太好,不如香江這邊。

  「這就是維多利亞港?」劉振雲問道。

  周彥點頭,「正是。」

  他又指著西邊說道:「那邊有碼頭,可以坐船去中環那邊,不過今天時間不多,還是不要過去了。你們想去中環的話,等過兩天得閒再去,如果想購物,也要往那邊走,碼頭邊上有很多奢侈品店。」

  其實現在去中環也行,晚上可以在那邊逛逛夜市,只不過周彥沒心思陪他們過去,讓他們自己坐船過去也不現實。

  莫言擺擺手,「商店就不逛了,全天下的商店都差不多,在燕京也能看到,就算是不一樣,大概也就是比燕京的那些商店看起來繁華一些。我覺得,就在這海港邊上散散步就挺不錯。」

  劉振雲不甘心只在海港邊上瞎逛,就問周彥,「附近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

  周彥想了想說,「往西邊走,有個香江藝術館,從香江藝術館過去,就是香江文化中心,我們樂團就是要在那裡演出。往北邊走,有一個香江理工大學,你們大概不會感興趣。往東北方向走,能看到紅磡體育館,那裡經常有演出,不過不知道今天有沒有。」

  「演出就不看了,香江大學在哪兒?我想去看看。」劉振雲又說。

  周彥笑著指了指對岸:「那要去對面了。」

  聽到香江大學在對面,劉振雲撇嘴,「還是日後再拜訪吧。」

  莫言笑眯眯地說,「要不去藝術館看看,然後再好好想想晚上我們吃什麼。」

  他到哪兒都比較關心吃什麼,今天到了香江,自然也想要嘗嘗本地的一些特產。

  「附近有一家粵菜餐廳還不錯,也不遠,等逛完藝術館,我帶你們過去。」

  遲子建笑道,「還是你對當地熟,要是我們過來,就要抓瞎了。」

  「抓瞎無所謂,反正香江就這麼點兒大,怎麼樣也走不丟。」周彥開玩笑道。

  遲子建環顧四周,笑道,「不怕你笑話,就走了這麼一會兒,我都已經不知道我們住的酒店在什麼地方了。」

  史鐵笙也笑了起來,「我也早就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了,回頭你們要是把我賣掉,我都沒辦法。」

  余樺撇嘴道,「把你賣掉,你倒是能值幾個錢?」

  劉振雲看了看史鐵笙的輪椅,「與其賣他,不如賣他這個輪椅,我看這輪椅倒是能值點錢。」

  周彥看了看余樺,又看了看劉振雲,之前他以為余樺就算挺損的了,現在看來,還有比他更損的。(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