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薛禮返回大營,屈突通一眼便瞧出他神情凝重。
畢竟薛禮年紀尚輕,儘管戰場上勇猛無畏。
可到底還未曾歷經太多的生死殺伐,心還沒有磨鍊得如鐵石一般堅硬,又怎會輕易對那五萬條消逝的生命釋懷。
「靠山王初次上陣時,年紀可比你現在稍大一些,那時的他,殺伐決斷,心可比你狠多了。」
屈突通看著薛禮這般模樣,便將話題引到了武信身上,娓娓講述起他的過往事跡。
從吐谷渾的漫天風沙,到高句麗的冰天雪地,再到倭島的異域奇景。
武信的足跡踏遍四方,戰功赫赫。
雖說屈突通對其中某些細節也只是略知一二,但用來開導此刻內心糾結的薛禮,卻也足夠。
「老將軍說的是,不過怎麼說也是五萬條人命……」
「五萬罷了,想當年那白起,在長平之戰可是一口氣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
與他相比,咱們這又算得了什麼?」
屈突通拍了拍薛禮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本書首發101𝓀𝒶𝓃.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薛禮啊,你需牢記,為將者,慈不掌兵。
若心慈手軟,優柔寡斷,日後如何能統帥大軍,保家衛國?」
他是真心實意想要栽培薛禮,讓他成長為大隋的中流砥柱。
「嗯。」
薛禮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已然將此話銘記於心。
其實,聽了屈突通這一番勸解,他內心的波瀾已然緩和了許多。
尤其是提及白起那般大開殺戒,相較之下,自己的所作所為似乎也並非不可原諒,他的心境愈發釋然。
就在隋軍全力清剿鐵勒部殘部之際,朝廷大軍也浩浩蕩蕩地如期而至。
屈突通雖傷勢尚未痊癒,每走一步都牽動傷口,疼得他眉頭緊皺。
但他深知禮節不可廢,仍強撐著身體,率領一眾將士前去迎接。
「老臣屈突通,拜見護國公主。」
屈突通率先走出,恭敬行禮。
「末將……」
身後將士見狀,也紛紛效仿,整齊劃一地跪地參拜。
「有勞諸位將士鎮守此地了。」
武瀾一身戎裝,英姿颯爽。
她緩緩打量著眼前的隋軍將士,心中暗自詫異,這些人的精神狀態看起來竟出奇得好,不見絲毫疲態。
莫非鐵勒部並未如情報所言那般南下侵擾?
她上一次接到的戰報,可是屈突通被鐵勒部設伏,差點就命喪黃泉。
心急如焚之下,她日夜兼程,火急火燎地領軍趕來。
卻未曾想,這大隋邊境此刻竟是出奇得安靜,平靜得讓人心生疑惑。
「公主,幸不辱命,那鐵勒部的乙失缽已然授首。
其麾下五萬主力也都被悉數坑殺,如今已無力再犯我大隋邊境。」
在前往大帳的路上,屈突通向武瀾詳細地匯報著戰況,
「眼下,我軍將士仍在四處搜尋,持續對鐵勒部的殘兵敗將進行追剿,力求將其徹底剿滅,不留後患。」
武瀾默默聽著屈突通的講述,內心要說不震驚那絕對是假話。
她此番親率大軍星夜兼程趕來,本意就是要一舉覆滅鐵勒部。
將那罪魁禍首乙失缽生擒活捉,獻與自己的父親,也好讓眾人知曉她護國公主並非徒有虛名。
可未曾料到,這戰局瞬息萬變,還沒等她出手,事情竟已然迎刃而解。
如此一來,她這一趟豈不是白跑了?
眾人很快步入大帳,武瀾穩步上前,儀態萬方地端坐於主位之上、
屈突通見狀,恭敬地走出隊列,雙手抱拳,高高拱手道:
「公主,此次戰事能大獲全勝,有一人功不可沒。」
說著,他側身指向角落裡的薛禮,
「此乃薛禮,便是他單槍匹馬,於萬軍叢中取了乙失缽的首級,扭轉了戰局,立下不世之功。」
此時的薛禮,正低垂著腦袋,靜靜地站在角落裡,仿若置身事外一般。
就連屈突通這般鄭重其事地介紹他,他也仿若沒有聽見,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麼。
一旁的將領見此情形,不禁有些著急,生怕薛禮這副模樣觸怒了公主,連忙悄悄伸手推了薛禮一把。
這一推,才讓薛禮如夢初醒,猛地回過神來。
「薛禮,還不拜見公主!」
薛禮先是下意識地抬起頭,匆匆瞥了一眼武瀾。
那一瞬間,他似乎看到了什麼了不得的人物,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又趕忙將頭垂下。
結結巴巴地說道:「我…… 末將拜見薛禮……」
話一出口,他便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尷尬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好在他反應還算快,急忙又補充道:
「不,不對,末將拜見公主。」
在鬧了這一出不大不小的笑話之後,他才總算是把話說對,額頭上已然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真是他殺了乙失缽?」
武瀾眼神里滿是探究與懷疑。
這老將軍言辭間對那薛禮不遺餘力地推崇,甚至讓她忍不住往歪處想了想。
莫不是這薛禮是屈突通遺失在外的親孫子?
要不然,他為何如此盡心盡力地舉薦。
再瞧瞧眼前這薛禮,低垂著頭,眼神閃躲,一副局促不安的模樣。
怎麼看都不像是能有那般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的豪邁氣魄與超凡本領。
「千真萬確……」
屈突通趕忙挺直腰杆,神色篤定地回應道。
「他真姓薛?不是跟老將軍一個姓?」
武瀾語氣里仍帶著幾分疑慮,似乎不把這事兒問個清楚就不肯罷休。
「的確姓薛,家在絳州龍門縣,老臣可以擔保。」
屈突通抬手擦了擦汗水,心中滿是無奈。
他如何能看不出,公主這是明顯想歪了。
「姜將軍,你去試試他的武藝。」
武瀾思忖片刻,對姜松說道。
「諾!」
姜松對薛禮點了點頭,便率先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去。
薛禮見此情形,自是明白這是要考校自己,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快步跟上。
不久後,姜松帶著薛禮返回大帳。
他剛剛試過這薛禮的武藝,平心而論,若單論招式套路,只能說是不夠格。
可這小子卻有兩處極為突出,一是力氣格外的大,每一次兵器相交,都能感受到他那驚人的爆發力。
二是悟性十分不錯,在實戰中見招拆招,應變極為敏捷,能迅速洞察對手的破綻。
這般表現,的確不是尋常之人所能企及。
總之。
大隋這次又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