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第381年:北地和埃及
「你們知道這世間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嗎?」
在返回郡治的路上,
郡守忽然嘆息著對騎馬跟隨在側的親信說道。
「是什麼?」侍衛不解的詢問他,
「是明明知道敵人的力量正在壯大,卻受限於自身的成長而無力阻止!」
郡守轉頭看向遠處的大海,
在那涌盪的波瀾另一邊,是秦國的敵人,那名為羅馬的所在。
在此之前,
由於羅馬亂局的存在,並沒有讓秦國對此有太大的擔憂。
畢竟能夠將兩任有志於革新的保民官殘忍殺害的國家,怎麼可能興盛呢?
但國中卻有自稱黃石公的智者反對這樣的想法。
他在安都城中同人飲酒時,便信誓旦旦的說:
「羅馬就要從混亂走向興盛了。」
「他們的國情很是複雜,肉食者中多可鄙之人,然而卻有格氏兄弟先後上位掌權,推動革新之事。」
「由此可見,百姓對改革國政軍務,是很有想法的。」
「如果之後再有一人提出變更法度的主張,他是可以獲得成功的!」
酒館裡的其他人聽了,忍不住對這陌生的老頭子笑道:
「前面兩個都死了,哪裡還能再出第三位呢?」
黃石公不屑的回道,「這是天下的大勢,無論行軍還是治國,都要遵行這樣的道理!」
「你們如果認為羅馬日後只會持續衰落而得不到復興,那社稷動盪的那天也不會太遠了!」
說罷,
他揣著酒壺就走了,只在位置上留下幾枚秦半兩。
等到羅馬之後果然有名為「馬略」的保民官上位,並通過五度當選,成功振作了其國軍務後,
異於黃石公推斷的朝廷再去尋找這位智者的蹤跡,已然難有收穫。
秦國的君臣為錯過賢才而扼腕遺憾了一陣,然後便下令加強對北地郡的投入矗立在大地上玉壁城應當更加堅挺雄厚,
揚帆於海上的艦船也當更加迅捷眾多。
至於主動出擊,將羅馬的興盛打斷?
若有能將之吞併的能力,秦國早就在其衰落時,便趁虛而入了,哪裡還會等到今天呢!
「人啊,說到底還是人不夠啊!」
郡守想起自己在中原時,於長安見到的畫面,聽說的事情,便恨不得老秦人能化身豬豕,一胎八個。
可人怎麼會跟畜牲一樣呢?
田地里的麥苗承載了百姓對於生活的希望,卻也只能在陽光和風雨中,一點點的成長。
拔苗助長的故事,
可不止中原的漢人聽過。
好在,
老秦人並不畏懼挑戰。
再艱難的事情,
難道還能有百年前太祖那樣,率領千人走出中原,重建國家那樣的艱難嗎?
何況刀劍若想要保持鋒利,必須要時刻打磨它。
對這個道理的認知,
秦人可比夏人要透徹許多,也樂意去遵循它。
「王盛請求發兵埃及?」
「他自為國主,怎麼會有這樣的主張?」
就在北地郡的郡守因為守衛邊疆的壓力,而憂慮不已時,
一封書信也通過秦國於各地修建的亭驛,傳遞到了安都城中。
皇帝初時驚訝,可等看完了王盛的解釋後,便應下了對方的請求。
他在朝堂上對臣子們說,「贏秦在波斯故地移風易俗數十年,尚且沒有完全教化。」
「要王盛捐軀十來年,就讓埃及全然順從我大秦的制度和文化,還是過於苛求了。」
埃及那個地方,
制度是很令諸夏君子畏怖的,
並非因其嚴厲到連秦法都拍馬不上也並非因其完善到讓秦人仰如泰山,
而是因其無禮、混亂和放縱,讓諸夏君子們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埃及王室是怎麼繁衍這麼久的?
不過深入一想,
當年跟埃及毗鄰的國家乃是波斯,便讓君子們釋然了。
而當王盛願意犧牲自己,跟埃及女王聯姻之時,皇帝便把他召入宮中,再三強調,讓他想辦法改善一下埃及的風氣。
不然的話,
等大秦天兵一到,怕是只要地而不要人的。
王盛接過了這個任務,並堅決執行了它。
他鼓勵秦人和埃及女子通婚對能說諸夏雅言的埃及人施以賞賜,
促進兩國通商往來但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豈會因為有新的太陽懸掛於西海,普照到埃及,過去的陰暗腐朽就迅速消融?
埃及的祭祀們仍舊掌控許多土地埃及舊日的貴人們,仍然在用他們那血親繁衍出的神奇大腦,給王盛施加各種阻礙。
王盛對此煩不勝煩。
若是對待兇殘的敵人,他從不畏懼拔劍對砍,
但埃及這邊有太多人和事,讓王盛覺得與之計較,是在折磨自己。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跟埃及女王生下的孩子,並沒有遺傳那神奇的血脈,
容貌也是正常的。
雖然稱不上天資聰穎,卻也是個能讀會寫,餓了會吃東西,下雨知道回家的正常人。
想來是因為女王本身便有外國血統,而非埃及王室內部一再提純的產物。
總而言之,
這個孩子的誕生,讓原本被埃及特殊生態折磨到心灰意冷的王盛,有了堅持奮鬥的想法。
時至今日,
王盛這個外來君主,同埃及原生肉食者的矛盾,已經到了激烈不可調和的地步。
後者想要趁著王盛年老,將這個可恨的秦人殺死,恢復托勒密家族的統治。
前者則是猜到了他們的想法,並企圖先下手為強。
「要殺多少?」
當秦國的將領率軍趕到埃及時,他這樣詢問王盛。
王盛身邊帶著他在埃及的妻子,抖動著自己花白的鬍鬚對那位將領說,「十一抽殺還是容易有疏漏。」
「是的,畢竟十人存九」那將領跟羅馬打過交道,是知道這項行為藝術的。
「不!」
王盛打斷了他的話,「我的意思是,十人殺九存一,很不好!」
將領聽了,忍不住一愣,有些想說什麼。
王盛及時補充道,「這些人不服王化,乃是叛臣!」
「等平定叛亂之後,我一定上書陛下,為你們點首記功!」
埃及肉食者那神奇的腦子,
想來也只有這樣的用途,是有利於國家和百姓了的。
「必然為君解憂!」
那將領頓時來了精神,握著寶劍,語氣決然的應下。
他轉身就走,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其他人。
王盛看著他離開,才坐在王座上放鬆起來。
他轉過頭,對那位極為信服自己,還主動要求王盛引秦兵進入亞歷山大城的埃及女王說,「明天,你就退位吧,讓王智同我共治。」
女王直接應下。
她從不懷疑王盛的命令。
畢竟這個男人可比她聰明太多了。
在埃及所有的君王中,他的智慧應當居於上等。
「至於你——.」
王盛看了眼那瞪著清澈眼睛,還有些分不清狀況的兒子,「從明天起,就時刻跟在我身邊,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吧!」
並不是很智慧的王智說,「可我從小就跟隨在您身邊,接受您的教導啊!」
「此一時彼一時!」王盛哼了一聲。
再過幾年,
這埃及的國名指不定都要換了,
哪裡還能用老辦法來治理呢?